答:全面依法治国、建设法治中国,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,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,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、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。《建议》确立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的目标,明确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时期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”的目标要求,强调“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保障作用,推进法治中国建设”。按照《建议》的部署和要求,“十四五”时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抓好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。
第一,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要加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立法力度,加强经济、社会等重点领域立法,坚持权利公平、机会公平、规则公平,加快形成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,不断完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。要加快互联网、大数据、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立法,确保法律制度能够适应新形势、解决新问题。要加强涉外领域立法,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。在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同时,要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、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、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。
第二,提高依法行政水平。要构建职责明确、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,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,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、法律化,促使行政机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,依法全面履行职能。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,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,确保法律公正、有效实施。要深化行政审判体制机制改革,支持各方面监督政府依法行政,大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。
第三,完善监察权、审判权、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。推进司法公正,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,着力破解体制性、机制性、保障性障碍,不断完善监察权、审判权、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。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、公安机关、监察机关、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信息共享、案情通报、案件移送制度,有效解决相互脱节、各自为阵的问题。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,完善律师制度,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,提高监察机关、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办案判案质效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。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,完善保障人权的执法、司法制度。此外,还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抓好民法典等法律的宣传普及。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法治意识,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,共同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。
总之,坚持依法治国、依法执政、依法行政共同推进,坚持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要实现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有效协同,把党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同人大、政府、政协、监察机关、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依法依章履行职能、开展工作统一起来,形成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。